博学堂名人故事——毕昇

发布时间: 2024-01-08

1月7日,市博物馆博学堂名人故事课堂围绕毕昇和活字印刷而展开,20余名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。

讲师简介:袁红,高级教师,家庭心理教练,从事幼儿教育三十多年。

提到四大发明,就不得不提及毕昇的活字印刷术,这项发明产生了划时代的意义,那么活字印刷的原理和先进之处在哪里呢,志愿讲师袁红老师带领学生们一起走近毕昇的生平。

659bb9c743b7a.jpg

毕昇(970年—1051年)生于淮南路蕲州蕲水县(今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),中国北宋发明家,他发明的泥活字是活字印刷术诞生的标志。这项技术的出现比德国人约翰内斯·古腾堡的铅活字印刷术早大约400年。活字印刷术不仅在文化传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,还在知识传播和经济发展上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
早先印书是把书刻在整块的木板上印,但是传统的雕版印刷会造成人力、时间和材料的巨大浪费。每印一部书,就要刻一副版,书印完了,版也就无用了。毕昇就因为刻错了一个字而导致整版的雕版报废,如何改进印刷方法呢?有一次,他看到儿子用泥巴做成桌椅板凳、锅碗瓢盆,烤好成型后便可随意摆放,便产生了活字印刷的想法。

毕昇开始尝试用单个字模来拼接整版,先将胶泥制成小型方块并刻上凸面反手字,用火烧硬,按照韵母分别放在木格子里。然后在一块铁板上铺上粘合剂,按照字句段落将字印依次排放,再在四周围上铁框,用火加热。待粘合剂稍微冷却时,用平板把版面压平,完全冷却后就可以印刷。印完后,把印版用火一烘,粘合剂熔化,拆下一个个活字,留着下次排版再用。

毕昇敢想、敢做、敢闯,对雕刻工艺很有研究,不断总结前人经验,反复实践,花费七八年时间,终于发明了活字印刷术。活字印刷版正好避免了雕版的不足,只要事先准备好足够的单个活字,就可随时拼版,具有很大的灵活性,大大提高了制版效率;活字版印完后,可以拆版,活字可重复使用;活字占有的空间小,更易保存。这一发明真正做到了解放刻工,实现了人类印刷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,为人类文化的传播开辟了极其广阔的道路。 

659bb9d309b6e.jpg659bb9d6ddd35.jpg

袁红老师介绍到,印刷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。最初的木板雕刻在遇水时会膨胀变形,因此进一步改进为胶泥,但是胶泥烤干又会变坚硬、凹凸不平,最后发展为火烤胶,板上的材料稍微融化的时候,再用一个平板覆盖,字印便平整了。随后,袁红老师给学生分发活字印刷版,让大家动手排版,体验寻字排版,蘸墨印压的过程,感受活字的独特魅力。

659bb9dd968a1.jpg

中华文化需要传承,这些文明的印记需要从孩童时期渗透。此次课堂不仅让孩子们学习到活字印刷的原理,而且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,更重要的是,在寓教于乐中,启发学生要做有心人,善于解决问题,仔细观察,从小事中获得启发和灵感。